創造利潤是企業核心目的之一
為達到利潤最大化,企業管理者需協調各職能部門包含生產、銷售、人資、研發、財務等,讓大家能齊心協力地節約成本,創造收入。
為保證流程一致性
並蒐集作業環節中的所有數據企業有了CRM、ERP、MES、HR、OA等業務系統;為更好保證目標達成,於是有了各種管理措施,包含MBO(OKR)管理、計劃管理(包含預算和預測)、績效管理、CMMI、ISO作業流程標準等。
BI核心目標
是協助企業建立一個高度整合和自動化的管理決策分析系統,高效推進溝通和協作,不但能及時發現問題,並能深度分析歷史資料,還可預見未來趨勢。 BI應用不只是某個部門內部的事情,而必須從高階管理者視角來進行分解和分析。
BI英文全稱是Business Intelligence,一般翻譯是商業智慧。大數據時代,BI是非常關鍵的手段。 BI已發展多年,最初始的概念就是報表和分析,現在包括了更廣泛的技術內容,比如決策支援、管理駕駛艙、儀表板、數據可視化、多維分析、數據整合、資料倉儲、資料超市、大數據等。
我們分別從技術視角和管理視角給 BI 簡單的定義:
1、技術視角
BI = 資料整合(Data Integration)+資料分析(Data Analysis)+資料視覺化 (Data Visualization)
a) 資料整合:把不同來源(CRM、ERP、OA、Excel、外部等)數據進行蒐集、清洗和彙整,搭建企業數據中心(資料倉儲或超市),數據中心可存儲海量數據,保留歷史紀錄,包含歷史交易數據、客戶數據、產品數據、財務數據等。更重要是統一數據口徑,避免一個指標多種定義和說法,保證數據準確,便於人員溝通,為各部門建立共同的業務理解。
b) 數據分析:基於某個場景或特定目的,通過數據分析發現問題和採取措施,一般包括比較分析、趨勢分析、因素分析等方法,比如按區域、銷售人員、客戶、產品等維度,分析業績目標達成率,找出業績與目標的差異,再加上同類產品、客戶比較,縱向和去年同期、高、低值比較,分析原因,並結合未來的業績預測,估計全年的達成率情況。
c) 數據視覺化:利用各種圖表呈現數據分析結果,更加直觀清晰地傳達與溝通資訊。圖表報告自動化能節省很多人力,而且使用者可在PC、平板電腦、手機等多種終端查看,更加便捷易用,尤其管理者可通過行動版BI達到行動管理。
2、管理視角
BI 是一種企業文化,一種思維方法,一套制度流程,一個系統體系,和一門專業技能。
a) 一種企業文化:任何的會議和討論中的工作報告都講數位成果,描述問題有數據依據。BI文化涉及管理層是否建立了以數據為輔助的管理決策模式,公司職員是否對資料處理有一致的理解,對維度和指標有統一的解讀,能結合業務需求來深度理解問題、機會、威脅。
b) 一種思維方法 :分析數據可分為兩大類:維度和指標,一般所說的客戶、產品、區域、會計科目、時間都是維度;訂單、開票、出庫、結算都是指標。所有分析報告都是基於各種維度和指標的組合產生的。此外,指標有當期目標數據、當期實際數據、歷史數據和預測數據等,這些數據的差異分析、趨勢分析和比例分析,再結合多維度,就形成了複雜的組合。 BI就是希望將這些複雜且持續變化的數據,透過有效的方式呈現出來,讓管理者能很快理解和發現問題。
c) 一套制度流程:BI的流程包括專案規劃和準備、需求分析梳理、頁面原型設計、集市模型設計、系統開發測試、數據核對、上線運行,還有後面持續的修改和運營。 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完整制度和文檔規範,每個節點對應更細緻的流程,從而每個流程都有明確的成果。
d) 一個系統體系:BI系統包含了伺服器硬體、支援大數據的資料倉儲軟體、資料整合抽取(ETL)工具和BI工具平台,以及客製化的數據圖表。市面上有現成的軟硬體產品,而數據圖表是根據企業自身需求量身定製的,是一套專業的系統體系工程。
e) 一門技能專業:企業導入BI需要用到多種技能和專業,包括業務理解和分析能力、溝通表達能力、EXCEL操作能力、熟練SQL和操作資料庫能力、BI前端開發能力、數據挖掘演算法和工具,這樣才能有更深層次的數據探索和預測。
過往BI導入耗費成本巨大,加上對於實施顧問、客戶環境和人員要求比較高,失敗率通常較高。然而隨著BI知識和技能的普及,企業環境和人員素質逐漸提高,加上越來越多優秀的人才投入BI和大數據產業,現在BI專案成功率在逐步提升中。
期望BI產業在今後能從專案驅動邁入應用驅動,真正意義為企業帶來增利避險的價值!
Comments